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83|回复: 0

二 散曲的分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5 02: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  散曲的分类
1、从地域上分
       散曲分为北曲、南曲;又称为北调、南调。犹如文学,有“北方文学”“南方文学”;犹如绘画有“南宗”、“北宗”;犹如书法有“南派”、“北派”,南北并提,不言东西。何也?清人俞樾在《九九消夏录》说: 凡事皆言南北,不言东西,何也?……西北之地皆河(黄河的本意)所环抱,东南之地皆江(长江的本意)所环抱,南北之分,实江、河大势使然,风尚因之异也。这话多少有一些道理。因为在大学读书期间,我不记得是发的还是买的一套书叫王力老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四册,有如何作北曲的介绍,所以我对南曲知之甚少,我主要介绍北曲的写作,请各位原谅。
2、从体式上分
        刘熙载《艺概.曲概》说“曲止小令、杂剧、套数三种。”小令和套数是对元散曲曲体结构形式的分类。简单说来,小令是元曲最基本的篇制,同官调的数只令曲,按一定规律排列,就构成了套数,套数有散套和剧套之分,带宾白科范的剧套,即是杂剧。一般说来,我们所说的散曲,即小令和散套。
     小令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调短字少的是最基本的特征。将体式短小的单片歌词称为令,并不始于元散曲。唐就有所谓酒令,宋词体式有令、引、近、慢之说。散曲小令是单片只曲,每个曲调大多有规定的句数和字数,每首基本上是句句押韵。小令是什么哪,通俗的说就好比是一首格律诗,就好像是一首单片的词。一首单片的词,我们也叫小令。
      单片固然是小令的主要特点。但有的小令有“[幺]篇”。[幺]篇和前篇押韵相同,所以算是一首。如白贲[鹦鹉曲]有[幺]篇,冯子振和作了几十首,也都有[幺]篇。如冯子振[鹦鹉曲]《山亭逸兴》:
       嵯峨峰顶移家住,是个不唧溜樵父。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枝风雨。    [幺]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
        [鹦鹉曲]又名[黑漆弩]。体式上看起来是前后二片,前片句式七七、七六,后片句式七六、七七。但“这种使用[幺]篇而构成的双片的形式,应看作是词的曲式特点的遗留,而不应看作小令曲的曲式特点,总之。用小令与词相比,它的单片特点是很明显的。拿它与套数相比,很显然,一为只曲,一为组曲,这又是显而易见的。故小令的最基本特点,可以说是单片只曲。”
     除了单片只曲,小令还有一种带过曲带过曲或称带过头多也是小令中的一种体式。寻常小令是以一支曲子为单位,带过曲是以二支或三支不同曲调的曲子组成一曲,这两支或三支曲子,它们之间的音律必须衔接。带过曲一般填写到三支为止,如果还要继续填写,就不如改作套曲。带过曲可以用“带过”两字,如[雁儿落带过得胜令];还可以用一个“带”字或者“过”字或者“兼”字,如[雁儿落带得胜令]、[雁儿落过得胜令]、[雁儿落兼得胜令];但也有的带过曲不用“带过”、“兼带”、“带”、“过”、“兼”等字,只把几个曲牌连写在一起,如[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把三个曲牌连写在一起。前人常用的带过曲由两调合成的有[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中吕。醉高歌带红绣鞋]、、[双调口雁儿落带得胜令j、[双.调。水仙子带折桂令)等,出三调合成的有[双调。雁儿落带清江弓!碧玉箫]、[中昌“陕活-带朝天予四边静]等。带过曲起初只有北曲小令中有,以后南曲小令中和南北合套中也有仿效的,所以带过曲有“北带过曲”(北带北)、“南带过曲”(南带南)以及“南北兼带”各曲。
       小令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由于每篇曲子可以换韵,所以各自算一首。如马致远[寿阳曲]八首,分咏潇湘八景:
《山市晴岚》: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平沙落雁》:
        南传信,北寄书,半栖近岸花汀树。似鸳鸯失群迷伴侣,两三行海门斜去。
《潇湘夜雨》: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隋泪。
《烟寺晚钟》: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
《渔村夕照》:
        鸣榔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
《江天暮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洞庭秋月》:
        芦花谢,客乍别,泛蟾光小舟一叶。豫章城故人来也,结末了洞庭秋月。
        [寿阳曲]是[双调]曲调,又名[落梅风]。马致远以“潇湘八景”为题,写
了这八首联章小令。这种同一曲调重复若干次的联章组曲,在元人散曲创作
中十分常见。其联章组曲的形式,可溯源到词的创作中,如宋词中欧阳修[采
桑子]十首,咏西湖风景,赵令畴[蝶恋花]十二首咏崔莺莺、张生恋爱故事等
都是联章体词。联章体散曲虽然有多支曲子,但各曲仍是独立完整的,所以仍属于小令的范畴。

        散套,又叫套数、套曲、大令,通俗的说就是一组同韵的格律诗,少则数首,多则十几首,甚至几十首构成一个庞大的整体。如马致远[双调•行香子]:
[行香子]
无也闲愁,有也闲愁,有无间愁得白头。花能助喜,酒解忘忧。对东篱,思北海,忆南楼。
[庆宣和]
过了重阳九月九,叶落归秋,残菊胡蝶强风流。劝酒,劝酒。
[锦上花]
莫莫休休,浮生参透。能得朱颜,几回白昼。野鹤孤云,倒大自由。去雁来鸿,催人皓首。位至八府中,谁说百年后?则落得庄周,叹打骷髅。爱煞当年,鲁连乘舟。那个如今,陶潜种柳。
[清江引]
青云兴尽王子猷,半路里干生受。马踏街头月,耳听官前
漏,知他恁羡甚么关内侯。
[碧玉箫]
莺也似歌喉,佳节若为酬,傀儡棚头,题甚么抱官囚,自也羞,则不如一笔勾。锦瑟左右,红妆前后,朦胧醉眸,觑只头黄花瘦。
[离亭宴带歇指煞]
花开但愿人长久,人闲难得花依旧,夕阳暂留。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黄橙带露时,紫蟹迎霜候,香醪羡筌。酒和花,人共我,无何有。细杖藜,宽袍袖,断送了西风罢手。常待做快活头,永休开是非口。
      这些连缀的曲子是根据需要在同一宫调中进行选择的,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而且一韵到底。首曲为[行香子],套数首曲对全篇有统领作用,曲式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元散曲中首曲常用之曲调只有十多个。首曲的旋律调式,对套数的中间过曲由哪些曲调组成有一定影响。[庆宣和]、[锦上花]、(清江引]、[碧玉箫]是过曲,有些套曲的过曲组合是有一定次序的,存在若干固定的曲牌组合,这些组合往往在套曲中有固定的位置,而另一些套曲的组合次序,则比较灵活,有一定随机性。这套曲的尾声是一支固定曲调[离亭宴带歇指煞],这个曲调在[双调]的联套中,常用作尾声。“有尾声名套数”①,有尾声是套曲的一个重要标志。套数尾声名目繁多,“赚煞”、“随煞”、“赚尾煞”、“收尾”、“隔尾”等等,不一而足。有些套数中还迭用[煞],由若干支[煞曲]构成了一篇套曲的后半部分。尾声的曲式结构乜很不稳定,字数句数的随意性都比较大。“然煞尾之曲在套中本无严格规范,只在大体上有诸种类型,其牌名之称‘煞’‘尾’,主要依音乐意义在套中的特定地位,故其辞式多变,形态各殊。”②
       大家都是诗词爱好者,我想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表示小令、套数、杂剧三者的关系:散曲中的小令,就好像是一首诗歌;套数,便是一组同韵的诗歌;将这组诗歌搬上舞台,便是独幕的歌剧,人们就称它为独幕的元人杂剧。
①燕南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160页。
②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第179页。
三 从内容上分
         曲可言情,可咏志,可析理,也可怀古。一首好的曲作,不仅要符合论格律、押音韵、严对仗、讲平仄等形式上的要求,从内容上说言情诗还要能以情感人,咏志诗要能以志激人,析理诗要能以理育人,怀古诗要能以古诫人。特别是言情,我非常同意我们的副社长刘堂春先生的话:“诗无情则寡味,人无情则寡义”。 清代袁枚提倡的一种诗论叫“性灵说”。所谓“性灵”,就是要有真性情、真感情。 性灵说特点,就是“移情”,把作者的感情赋予物,将“无情”写成“有情”,把“静物”写成“动物”。鲍步江《竹枝》“妾自倒行郎自看 ,省郎一步一回头”。“堤远意相随”,“山远始为容”,“江奔地欲随”,“人影水中随”。他嫌樊明征达意不够,亲自修改“仰首陆离低首诵”为“仰首欲扳低首拜”来突出命题,既指一塔又指一诗人,还含有“仰之弥高”之意。《竹枝》则言“妾”美,郎“一步一回头”,干脆“妾”倒行,长看郎;“郎”也无须“一步一回头”。长堤有柳,柳挽离情,依依不舍。不说惜别而用“柳意相随”。“ 为容”者,山也。古云“女为悦己者容”,山多情,为“悦己”之“远客”而“容”梳妆打扮,把“远山”拟人化。“江”奔腾,好像“地”也依依像人一样含情相随。“人”在“水”中有影,水也依依不舍,和“人”相随。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洪都诗词

GMT+8, 2024-4-24 00:22 , Processed in 0.0224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