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05|回复: 0

也谈“上上上”(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5 0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谈“上上上”(七)
      再谈“上上上”时,我不得不插上这末一段,就作为《 也谈“上上上这》一篇文章的插叙吧!客观的说,这位知名度比较高的曲友,对元曲的探讨比较深,资料也掌握的比较多,可能对散曲研究也有不小贡献。我认为,作为一个散曲的研究者,仅仅只单纯研究元曲行吗?我想问一问,对古风,对唐朝的律绝,律诗,对宋词有多少研究呢?对唐以后的明曲,以至于清曲又有多少研究呢?中华散曲版快《散曲小令格律》第九条说得太好了:传承元明散曲创作风格,取其精华。但因我们是当代人创作散曲,提倡用现代语言、今韵较好,体现当代作品的特色。
    我提醒大家的注意是:传承元明散曲创作风格,这里不但指的是元,而且还包括“明”。
我个人认为这还不够,还应当包括清,包括中华民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
      其他且不论,我就谈一谈大明对曲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在谈“大明对曲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之前,为了使我论述的线条更清晰,我想再强调一下元曲的的创新性,尽管我在答溪水滢滢时强调过。其论述如下:
      王力老先生认为:词和曲这两个概念选择的都不是太好:唐人的所谓曲,就是后人所说的词;元人的所谓词,又是后人所说曲。
      在元代根本就没有“元曲”的这个概念,那么元代人称“曲”是什么呢?就是“词”。后人为了与宋代的“词”相区别,才取了一个名——曲。那就涉及到“曲”的创造性。
     首先我想谈一谈“元蒙”民族。他有什么特点呢?八个字归纳“上马弓刀,下鞍歌舞”。“上马弓刀”使得它的疆土不断扩大,“下鞍歌舞”使得元蒙名族人人能歌善舞。随着“元蒙”政权不断的南移,他们爱上了金词、宋词并创作了自己的词谱。而元北曲尽管只有三百多个曲牌,但具有同宫调、跨宫调的组合和叠加功能,衍射出小令、带过曲、套曲形式,这就极大地扩展了元散曲的表现力和表现容量。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它的创造性,主要有
    表现其一、体例特色:唐诗比较简单,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宋词据《钦定词谱》本体约八百,但无体例叠加功能。而曲有衬字,增字,增词,增词组,增句,增令等等;据有人统计,虽只有三百多个曲牌,但具有同宫调、跨宫调的组合和叠加功能,衍射出小令、带过曲、散套形式,这就极大地扩展了元散曲的表现力和表现容量。这是诗体表现量的进步和合乎诗体自身逻辑的发展。
    表现其二、语言特色:    我认为,元曲有它的语言特色。唐诗的语言是以含蓄、清雅、为主;宋词语言是以清丽(婉约词)、豪直(豪放词)为主。而元散曲的语言囊括了唐诗、宋词语言的全部精华,大量的北方通俗的语言入词,特别是受戏曲、民俗文化的影响,加上元蒙民族泼辣、直率、大胆的性格,“曲”开拓了自身语言的更为宽阔的表现力。它的语言特色最明显的就是:叠字、叠词与复合叠词的运用。
   表现其三修辞特色:唐诗、宋词有的修辞手法,元曲都有。不仅如此,它还开阔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如对仗在元人散曲里被全方位拓宽。据有人统计,元曲中的对仗有近四十种,对仗是散曲修辞的重要的创新与中华修辞手法的最为亮丽的明珠。此外还有反复,如直接反复中的字的反复、词的反复,句的反复还有间隔反复,等等!
    表现其四音韵特色。唐诗是依唐韵,宋词是依宋韵,元曲是依元韵,元韵是中华音韵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中原音韵》直接开《中华新韵》的先河,它的特点是“平分两韵,入派三声”。它的产生,推广之迅速,普及之广泛令人吃惊。唐诗韵——《诗韵全璧》,宋词韵——《词林正韵》都是后人归纳的,而曲韵——《中原音韵》却是元代当时的产物。
    表现其五、音律特色。唐诗是可以“唱”的,一般说来唐诗的格律诗只能押平韵,仄声只是诗句里调解平仄的功能。宋词则有平韵格、仄韵格、平仄错韵格,仄声已上升到韵脚的高度,拓宽了仄声的功能。它也有通押格,但很少。唯有散曲表现着自己强烈的音乐属性,凡散曲出现,都要标明宫调与曲牌双音素,它平仄通押,重要的去声字特别标明,不能够用上替代;而上往往可以用平。每一首散曲都具有可唱性和可读性的双重特性。散曲这种特性是缘于其与戏曲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缔成的。
     表现其六、风格特色。如果说唐诗的风格为“庄”的话,那么宋词的风格为“媚”。如果说宋词的风格为“雅”的话,那么元曲的风格为“俗”。清人李渔说曾云:如闺人口中之自呼为妾,呼婿为郎,此可词可曲之称也。若稍异其文而自呼为奴家,呼夫婿为夫君,则止宜在曲,断断不可混用于词矣。如称彼此二处为这厢、那厢,此可词可曲之文也。若略换一字为这里、那里,亦止宜在曲,断断不可混用于词矣。(《李笠翁一家言。窥词管见》)
     “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之所以三足鼎立,我认为和它的创造性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元曲有以上的创造性,使得元曲与唐诗,宋词一同成为中华民族诗歌史上的三颗异常绚丽的明珠。
    下面,我再论述一下,正是明代人突破了元人的各种条条框框,学习元人,又不拘泥于元人,出色的继承、弘扬和发展了散曲与戏曲。其归纳如下:
     谢伯阳先生耗费近二十年心血主编的《全明散曲》一套五册,1994年由山东齐鲁书社出版。该编除了从曲别集、曲总集中辑录明散曲,更广泛从明人诗、文、词集、小说、戏曲、笔记、曲谱、曲话等材料中采集明代散曲,展示了明代260年散曲的全貌,收录作者406家,共辑小令10606首,套数2064篇 。
    明代散曲的特色其一:开拓题材。明曲无论在作家的数量还是作品的数量上都超过《全元散曲》。作品的题材内容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开拓,如陈铎《滑稽余韵》咏写城市百业,冯惟敏《农家苦》、《刈麦有感》等关心农民疾苦,景世珍《嘲盐商》抨击扬州盐商,夏完淳《狱中草》讴歌爱国精神。题材的全方位的开拓,是对元曲题材发展的贡献。
    特色其二: 南曲加入。南散曲在明代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曲牌曲调,而且对总体的艺术风格乃至题材内容也有影响。南曲与北曲的主要区别在于唱句中定用板拍,因而限制了衬字的随意性,使曲体趋于词体化。另一方面,由于南曲曲调柔曼宛转,通过集曲、借宫的处理更为摇曳美听,因而更适宜表现风情旖旎的内容。明清散曲套曲的比重增加,且一反元套数俚俗自然的风格,讲求字词的雅正与表意的含蓄,题材也多取闺阁男女、四时风景,这些都与南曲的加入很有关系。   
    特色其三:搀入时调、民歌。时调俗曲是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壮大的产物。明人自谓:“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让元,庶几《吴歌》、《挂枝儿》、《罗江怨》、《打枣竿》、《银绞丝》之类,为我明一绝。”(卓人月语)元曲本是民间的小调新曲利用宋词倚声填词创作惯性的产物,而明代的时调、民歌,则又是利用了曲体定牌配词的创作惯性,再加上受到文人的重视与采集,因而与正统的曲极易形成交融。时调、民歌,有牌名和相对固定的曲调,但无字句格律的严格限制,具有情真语挚、活泼轻快的特点。它们不仅为曲坛注入了清新的气息,还启迪了明清文人“自度曲”的创作兴会
    特色其四:允许摘调。摘调本指从散曲套数中摘出局部独立成篇,而到了明代,其应用已扩展到剧曲的领域。如《金瓶梅》第七十回《群僚庭参朱太尉》,写群僚设席参拜太尉朱勐,席上五名俳优唱一套《正宫端正好》侑酒,曲中尽是“南山竹罄难书罪,东海波干臭未遗”之类的怒骂,而宾主竟煞不以为忤,原来这是从《宝剑记》第五出林冲怒斥高俅的曲词中移来的摘调。清代《红楼梦》中薛宝钗从《虎囊弹·山门》一折摘出的《寄生草》,也曾使贾宝玉“喜的拍膝摇头,称赏不已”。摘调虽只代表了明清文人的一种欣赏习惯,却反映了散曲与剧曲在文学意义上的交通。     


特色其五:限制衬字。    南曲的出现,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限制衬字。因为在唱曲时,常用鼓板按节拍,凡是强拍都击板,所以这拍为“板”;次强拍和弱拍用鼓签敲鼓或者用手指按拍,分别称为“中眼”、“小眼”(在四拍子中前一弱拍称“头眼”,后一弱拍称“末眼”),总称“板眼”。南曲初期在民间发展时,板式是比较自由的,但到了后来,除散板曲牌外,其余所有曲牌,每句板有定数,有定所,某板在何字,不能随意增减移动,成为死板。南曲加衬字时,只可借眼,不能占板,所以南曲衬字少,有“衬不过三”的说法。因为南曲如果衬字多,就跟本句的拍板有妨碍,这样就不便于歌唱。元代北曲的板,却是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是活板,如【混江龙】等曲,可以随意增加词句,所以衬字多一些也没有什么关系。

       我想,作为一个散曲研究的功勋曲友,只研究元曲,不完全了解中国诗歌史,不完全了解中国音韵史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洪都诗词

GMT+8, 2024-12-28 04:02 , Processed in 0.0141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