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72|回复: 0

如何作曲——第一篇、音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 22: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作曲
    ——为江西散曲社成立而作
第一篇、音韵
1、辨五音
何为五音? 古人认为五音,分别为:宫、商、角、徵、羽。宫者,喉音,舌居中,为阴平;商,齿音,开口张,为阳平;角,牙音,舌根缩,为上声;徵,舌音,舌拒齿,为去声;羽,唇音,口吻聚,为入声。元人周德清云“平分两韵,入派三声”。有人认为,既然“入派三声”了,那么,“入声”就消灭了,那古人的五音“宫、商、角、徵、羽”就变成了“宫、商、角、徵”这样作出来的曲,就五音不全了,好听吗?就像一个人,五官齐全,如果把他的耳朵都割掉,好看吗?周德清是南人,他不知道五音吗,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让五音不全吗?我认为他十分巧妙地保留了“入音”,怎么保留,就是“入派”。这个“入派”是元蒙民族读不出“入音”的意思。而不是他自己的本意——消灭了“入音”。所以我们作曲时,要把派出去的“入声”字再请回来,依旧形成“宫、商、角、徵、羽”五音齐全的格局,即:宫(阴平)、商(阳平)、角(上声)、徵(去声)、羽(入阳平、入上声、入去声)。用新韵的诗友,则“羽”(入阴平、入阳平、入上声、入去声)。再作曲,五音齐全的曲,才好听。
      我再一次强调,要尽量避免“阴阴”、“阳阳”、“上上”、“去去”,要合理配置“平平”、“仄仄”,让自己的诗词曲作尽可能每句都“五音齐全”——两字句尽可能两音,三字句尽可能三音,四字句尽可能四音,五字以上句尽可能五音,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更具音韵美。比如,一个七字句,阴阴上上上阴阴,——宫角两音作曲;阴阳上上上阳阴——宫商角三音作曲;阴阳去上上阳阴——宫商角徵四音作曲;阴阳上(入派上)去上阳阴——宫商角徵羽五音作曲。我们的诗友兼老师熊盛元先生、胡迎建先生是我们的榜样。熊盛元先生读自己的作品,我们听来简直是美的享受。胡迎建先生不仅读自己的作品,还唱了出来,同样给人美感,他们作曲好听,恐怕跟他们用五音吟诗有关。
2、 正音律
词有词调,曲也有曲调。曲调又叫曲牌,曲牌有的和词牌相同,如:忆秦娥、风入松、点绛唇、念奴娇等;有的和词名同而实异,如捣练子、卖花声、满庭芳、哨遍等;绝大多数的调名和词名是不同的,如山坡羊、水仙子、拨不断、落梅风、耍孩儿、叨叨令、小梁州、脱布衫等。曲一般单调,而词却有双调、三叠、四叠。作曲者如果意犹未尽,可以把前调重复一遍,再写么篇。么篇的字句可以比原曲有所增减。
曲调的选用有一定的限制性。有的曲调只用于小令,如山坡羊等;有的曲调只用于套数,如滚绣球等;有的曲调小令或套数都能用,如天净沙、叨叨令、落梅风等。
每一种曲调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北曲共有六宫十一调,它们大致是十七种不同的调式:
六宫:1正宫 2中吕宫 3道宫 4南吕宫 5仙吕宫6黄钟宫
十一调:1大石调 2双 调3小石调4歇指调5商 调
6越 调 7般涉调 8高平调 9宫调 10角调 11商角调
元代杂剧实际上只用九歌宫调,即五宫四调。五宫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四调是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
不同的宫调有不同的“声情”。古人对各种宫调的“声情”作过一定的分析,如黄钟宫富贵缠绵,正宫惆怅雄壮,南吕宫感叹伤悲,大石调风流酝藉,小石调旖旎妩媚,双调健捷激袅等等。古人的说法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各种宫调的参考。
前面讲过,每一种曲调都属于一定的宫调。例如山坡羊属中吕,天净沙属越调,夜行船属双调,哨遍属般涉调等等。我想强调的是,有一些曲调,调名相同,但属于不同的宫调应看做是不同的曲调,例如正宫端正好不同于仙吕端的正好,双调的水仙子不同于黄钟的水仙子和商调的水仙子。
3、 别阴阳
古人作诗注意“阴阳”之别。元周德清发现了平声字有阴阳之分,清王鵕发现“上”、“去”、“入”也有阴阳,合称“八音”。古人认为:“东”,音清而幽,阴声也;而“同”音浊而沉,阳声也。与“东”对应的“董”、
“冻”、“笃”分别为“阴上”、“阴去”、“阴入”;而与“同”对应的“动”、“洞”、“独”分别为“阳上”、“阳去”、“阳入”。古人制作了阴阳分辨表如下:
阴 阳 分 辨 表
侵  家  真  江   阴声            鸠 歌 居 东   阴声   
寝  假  轸  讲                    九 哿 举 董            
寖  价  震  降                       救 固 锯 冻
戚  甲  织  觉                       击 谷 菊 笃
寻  麻  人  阳    阳声               尤 罗 鱼 同    阳声
静  马  忍  养                       有 裸 雨 动
净  骂  润  漾                       宥 逻 御 洞
寂  袜  入  药                       亦 陆 玉 独
古人认为,诗歌阴声多则“激越”,阳声多则“沉顿”。我们写诗作曲要根据要表达的内容选择并调整阴阳。
4、 析上去
古人认为:“上”轻清而高,“去”重浊而远,“入”急促而煞。当平平仄仄的“仄仄”时,要尽可能的避免“上上”、“去去”。最佳是“去上”,其次是“上去”。这样,诗歌咏起来就会抑扬顿挫。另外,一首律诗的四个“出句”的尾字,最好“上”、“去”、“入”都有。至少不要连用两“上”,或连用两“去”,或连用两“入”。连用了就叫“上上”或者叫做“上尾”。唐诗的许多大家,比较注意避免“上尾”,尤其是杜甫。如: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平)?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入),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去),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上),长使英雄泪满襟。

再如《曲江二首》【其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平),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上),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入),何用浮荣绊此身。
    前不久,一位诗友在律版发表七言律诗,律版客座版主“无为古人”先生评议道“上尾了”。什么意思呢?就是“且看欲尽花经眼”句之“眼”为上声,这位诗人在“江上小堂巢翡翠”的“翠”字之处也用了上声字。为了方便起见,当“仄仄”时,“上上”、“去去”统称为“上上”。
吟诗如此,填词亦然。如
《莺啼序》 《梦窗乙稿》。 第二片
十载西湖 傍柳系马 趁娇尘软露 溯红渐 
中仄平平句中中中仄句仄中平中仄韵中中仄读
招入仙溪 锦儿偷寄幽素 倚银屏 春宽梦窄 
中仄平平句中平平中中仄韵仄平平读中平仄仄句
断红湿 歌纨金缕 暝堤空 轻把斜阳 总还鸥鹭 
中中仄读中平平仄韵仄中平句中仄中平句中平平仄韵
其中“傍柳系马”仄仄仄仄配置为 当读如“去上入 ”交叉。避免“上上”
  有一天,我在某地区一级的诗词中,发现词作的七字句中前六个都是仄。我说:这个句子有两个错误,一是“八一起义纪念馆”是专有名词,词作不能写成“八一起义纪念祠”也不能写成“八一起义纪念场”或“八一起义纪念馆堂”以及其他;二是词作不能够六连仄。回答是第一:馆就是祠,第二《钦定词谱》:“八一起义纪念祠”的词谱是:“中中中中中中平”。我无话可说了。
    “中中中中中中平”,当为律句,读如“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其中加红的可平可仄,但要注意孤平。
     填词如此,作曲更应如此。如:《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上去
古道西风瘦马。
上去    去上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当仄仄时,我们当读如“去上”或“上去”,当仄仄仄时,我们当读如“上去上”或“去上去”哪里能够“三连上”或“三连去”哪。
    在曲谱中,如果一句最后两个字都是仄声,《曲律》则要求避免重复:句末是上声,则其上一字要求去声;句末是去声,则其上一字要求上声。
下列各句最后两个仄声字是去上: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想秦宫汉阙。(马致远乔木查)
  (阙,入声作上声。)
  不恁么渔樵无话说。(马致远乔木查)
  (说,入声作上声。)
  比司马青衫更湿。(王实甫西厢记长亭折耍孩儿)
  (湿,入声作上声。)
  下列两句最后两个仄声字是上去:
   众人施礼数。(睢景臣般涉调哨遍套数三煞)
  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王实甫西厢记长亭折上小楼么篇)
 句中连用的两个仄声字也要尽可能回避声调“上”的重复,这里不细说了。
5、 懂音韵
曲韵和词韵不同。词韵的主要依据是清人戈载的《词林正韵》;而曲韵的主要依据则是元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中原音韵》把“平水韵”的一百零六韵并为十九个韵部。
除元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外,还可以选取以前颁发的《中华新韵》。《中华新韵》十四个韵部,我们在《江城诗苑》作了介绍,《中原音韵》我将本书后面的曲韵中介绍。
6、 押音韵
元曲用韵,是以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标准的,与现在的普通话音韵较相似,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中原音韵》又把中古的部分上声字归并到去声,这也和现在的普通话音韵较相似。
《中原音韵》虽然把古代入声字归并到平上去三声去了,但具体字归并到哪一声,和现在的普通话音韵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我们如果要确切的知道某一入声字在元曲中作哪一个声部,一定要查《中原音韵》,而不能够单凭普通话的音韵来推断。
我个人认为,在选音韵时,要尽可能选择《中华新韵》,因为《中华新韵》更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我们押音韵,在选韵字时,要尽可能选择《中华新韵》中同韵母的字词,因为同韵母的字词,我们读起来才更朗朗上口,更具音韵美。
7、 换音韵
和宋词差不多,曲韵有单韵结构、双韵结构、复韵结构。特别是双韵结构、复韵结构就必须换韵。如赵显宏【黄钟• 刮地风】别思:
春日凝妆上翠楼,满目离愁。悔教夫婿觅封侯,蹙损眉头。园林春到,物华依旧。并枕双歌,几时能够?团圆日是有,相思病怎休?都道我减了风流。
曲中要求楼、愁、侯、头、歌、休、流,必处为平韵。而第五句的“到”,第八句的“够”必为去声韵。第六句的“旧”必为仄声。第九句的“有”必为上声。这样,【黄钟• 刮地风】的曲作,就有平、仄、上、去四种音韵,那就必须换音韵。
8、 避落韵
    吟诗要避落韵,填词要避落韵。同理,作曲也要避落韵。如何避落韵呢?我的体会是,吟诗我做了个吟诗塔,填词搭建了个填词阁,作曲学着吟诗、填词搭建了两个作曲台:一个中原音韵的,一个中华新韵的。最上就是《中原音韵》或《中华新韵》,最下就是许许多多名曲,中间就是准备写曲的草稿。先想好一个我自己觉得满意的佳句,然后找曲谱放在《中原音韵》或《中华新韵》的下面。再用“查找”,得出某某韵,再往上,往下再想句子,对照《中原音韵》或《中华新韵》看看是不是出韵,想不出佳句时,往下看看古人如何写。写好了以后,再多读几遍是不是好听。想发表时,再找出来进行修改。这样作曲,速度快,而且也是避落韵的一种极好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洪都诗词

GMT+8, 2024-5-18 19:02 , Processed in 0.0172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