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55|回复: 0

答山佑老儿之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5 03: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答山佑老儿之五
一、关于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唐诗人元结后裔。   
      他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其散曲今存九首,其中《[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小令为一代名曲,诗歌史上称为“变宋词为元曲”的开山之作。裕之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
值得一提的是:元好问,正是元好问自己在《小圣乐•骤雨打新荷》前加了一个[双调]。词也有“宫调”,曲也有“宫调 ”,词与曲 的最大区别,就是词不加宫调,曲则加“宫调”。


二、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与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
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具开创性意义的北曲韵书。周德清将北曲曲韵分为十九部,第一次揭示了“入派三声、平分两韵”等北曲特殊的韵律,对于后世北曲填词押韵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对于北曲格律,周德清还具体地阐述了用韵、审音之法;还专列了四十首曲牌的格式,排比曲文,予以详注。然而,《中原音韵》最重要的价值,还在于它对于北曲谱的确定。《中原音韵》中的北曲谱内容,主要包含两项:一是三百三十五章北曲调名,以及关于“名同音律不同”和“句字不拘,可以增损”一类曲牌的归纳、十七宫调声情特徵的引用;二是作词法“末句”栏内所列六十八首曲牌之末句谱式,以及“定格”栏所举三十六首例曲的格律分析。因此,《中原音韵》虽然尚属调名谱,整体架构尚未建立,但仍具有北曲格律简谱之雏形。周德清,也正是周德清将《[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纳入曲的范围。
      另一部现存的北曲谱,乃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朱权,明初重要的杂剧作家及曲论家,除了《太和正音谱》之外,现存的还有《琼林雅韵》的韵书,它是根剧《中原音韵》的曲韵增补修订的北曲韵书。而《太和正音谱》本身是一部内容庞杂的曲书,包括北曲曲目文献和北曲格律谱两大部分。在曲目文献部分,朱权分别对曲体艺术的体式、元剧作家的风格、杂剧题材流派等同题提出看法;而北曲格律谱部分,朱权采用“按名分谱”的方式,即按照《中原音韵》所辑“乐府三三五章”调名谱,每谱增补例曲,注明出处,再标注平仄,圈别正衬,已具整体架构及规模,堪称确立后世谱式例曲的具体标注方法。
因此,《太和正音谱》可以说是古代散曲与戏曲史上出现的第一部完整的北曲格律谱。


三、“好心的劝告”与“失真的判断”
山佑老儿先生的文章,批评我认为《[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是曲是错误的,他作了如下推理:
大前提:凡是认为《[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是曲的,便读书少。
小前提:涂键同意任纳前辈的观点,认为《[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是曲(我认为亦词亦曲)。
结论:涂键读书少。
山佑老儿先生再进一步推理:因为涂键读书少。
所以,希望涂键要多读书。
“涂键多读书”这是您“好心的劝告”,但您的判断却失真。所谓“失真”就是错误。
      我认为:
大前提:凡是认为《[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不是曲的,便读书少。
小前提:山佑老儿以及他的小老弟认为《[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不是曲。
结论:山佑老儿以及他的小老弟读书少!

读书多少,并不是自封的,要看读什么书。不是去读现代文,也不是去读古代的散文与小说,而是要读曲谱。现将我收藏的部分曲谱标明《[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是曲的介绍如下: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清初李玉的《北词广正谱》,《钦定词谱》,民国吴梅的《南北词简谱》,解放后王力的《曲律学》,改革开放后带曲谱的由贺新辉主编的《元曲鉴赏辞典》(1988年妇女出版社)、由蒋星煜主编的《元曲鉴赏辞典》(199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由赵义山主编的《元曲鉴赏辞典》(2012年商务印书馆),台湾张骞的《北曲新编》、杨凤生的《散曲小令格律》、徐耿华、李涛的《北曲小令常用谱》等(还有的在儿子或父母家)。这么多的古人、名人,几百上千个大学教授、博导、硕导,他们的读书会少吗?
山佑老儿的小老弟的推理更荒唐,其推理如下:
大前提:凡是认为《[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是曲的便词曲不分。
小前提:涂键同意任纳前辈的观点,认为《[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是曲。
结论:涂键词曲不分。
因为涂键词曲不分。
所以混了一个江西散曲社常务副社长。
按照他的推理逻辑。那么徐耿华先生不也是混了一个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会常务副社长吗?这简直是十分荒诞的推理!


四、山佑老儿的这个小老弟,傲而不谦,学而无法,曾五批“五音”,不懂四声,否定宫调,否定一切曲谱,否定摘调。如果要谈“混”,他是确确实实“混”了个“功勋曲友”。他给我的留言错误率竟然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不错的大约是“楼主,你要学一学《中原音韵》”,“好好学一学”; “楼主,你要学一学吴梅的著作,吴梅如何如何了不起”,“写散曲不必有宫调”,“你看一看任纳的《元曲三百首》吧”之类!
他曾经在一篇曲作中,将曲谱“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句式,写成“平平上上上平平”。我曾经好心告诉他此句为曲家之忌,他反驳道,不仅仅三连上可以,四连上亦可以。试问:“平平仄仄仄平平”,可以读成“上上上上平平平”或“平上上上上平平”或“平平上上上上平”或“平平平上上上上”吗?
我为什么说此句为曲家之忌呢?
“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句式,为近体诗的句式,如果读成“平平上上上平平”,可打七十分,因为近体诗的格律并没有具体说明“仄仄仄”不可以“上上上”。但从声律学的角度看不宜“上上”。 “宜”就是适宜,就是好听。近体诗是可以唱的,只有“上上上”为“上”、“去”、“入”三声的交替,唱出来才最好听。《传统诗词入门》一书曾提到不宜“上上”。
词受到近体诗的格律的影响,如果读成“平平上上上平平”则只能打六十分。因为只要对比着读词谱,特别是《钦定词谱》,就会发现“仄仄”有时要读成“去上”。
   元代的北曲则不同,根据《中原音韵》周德清的解说,“平平上上上平平”的最后两个“平”,最佳配置为“阴平阳平”或“阳平阴平”。如果平不分阴阳,犹如人不分女男一样行吗?“平平上上上平平”是一个七字句,要有一到两个去声字,这样唱起来才好听,因为北曲有一个名就叫“清唱”。
元北曲受到近体诗与词的格律的影响,如果读成“平平上上上平平”则只能打二十分。因为近体诗与词的“四声”为“平、上、去、入”;元北曲的四声为“平声阴、平声阳、上声、去声”。 近体诗与词的平声最重要,七字律句最少要有两个“平声” 字,否则就要么出律,要么孤平。元北曲的去声最重要,因为去声为一类,平声阴、平声阳、上声这三声为另一类。上声往往可以用平声代替,平声往往也可以用上声代替,元北曲的声律美主要是靠去声与平声阴、平声阳、上声这三声的交替而产生的。就声律美而言“平平去去去平平”比“平平上上上平平”要好听得多。元北曲“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句式的最佳配置“仄仄仄”最好是“上、去、入上、入去”的交叉;“平平仄仄仄平平” 的句式的最后“平平”的最佳配置最好是“阴平阳平”的交叉。
现在,我正拭目以待,看一看山佑老儿先生与这个小老弟如何旧戏重演,相互配合,全盘否定自元代以来的全部曲谱的!


楚山留言:人无廉耻,你奈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洪都诗词

GMT+8, 2024-11-13 14:39 , Processed in 0.0155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