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29|回复: 0

三、《太和正音谱》的贡献与局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3 20: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太和正音谱》的贡献与局限
     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是一部对元曲杂剧带总结性的理论著作,共2卷,写成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元曲的理论与史料,对研究元曲杂剧的艺术及理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料;后一部分是元曲曲谱,约占全书篇幅五分之四。根据北曲黄钟、正官、大石调、小石调、仙吕、中吕、南吕、双调、越调、商调、商角、调、般涉调等12宫调分类,逐一记述各宫调曲牌格式,以元代散曲和剧曲的作曲为例,详细说明四声平仄。用大小体标清正字和衬字,共收曲牌335支。这是现存最古的一部北剧曲谱。后来明清曲家的曲谱,诸如明范文若《博山堂北曲谱》、清李玉《北词广正谱》等,皆以此为依据,稍加增订而成。
    《太和正音谱》的问世,是历史的必然

从客观环境看,此时北剧的发展,从剧曲文学到舞台扮演乃至“正音”规范等等,已完全趋于成熟,它呼唤着人们对这一丰富的戏剧样式进行全面的总结.
从主观因素看,朱权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就封大宁(今属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这里是北剧的腹地,是游牧民族非常熟悉的一种戏剧文学样式,朱权在这一特殊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是很强烈的,加之如李开先《闲居集•张小山小令后序》所云:“洪武初年,亲王之国必以词曲千七百本赐之。”可知朱权在封藩大宁的十余年中,对北剧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
朱权改封南昌,由北至南,虽然此时的北剧已逐渐衰微,南戏将要复兴,但在江西这一特定地域中,北剧依然兴盛,这无疑给了朱权以极大安慰与鼓舞。反之,也可以这样说,赣地北剧的如火如荼,与朱权的大力提倡和身体力行是分不开的。这一切为他的理论总结创造了有利条件。
     《太和正音谱》的价值就在于:占全书绝大篇幅的第8章《乐府》,是一部最全面、最规范的元曲杂剧曲谱。所收录的谱例,从时序看,它囊括了元初至明初元曲整个历史时期的大部精华;从内容看,其谱例选择的标准,既从个人审美价值取向出发,又能兼及某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通俗曲调,诸如[青杏儿]、[村里迓古]、[四季花]、[十二月]、[尧民歌]、[采茶歌]、[玉交枝]、[竹枝歌]、[十棒鼓]、[山丹花]、[古竹马]等等。以[四季花]为例:
一年三百六十日,花酒不曾离。醉醺醺酒淹衫袖湿,花压帽檐低。帽檐低,吃了穿了是便宜。
这些民间俗曲大多如此,具有不求文采、通俗易晓、随意洒脱等特征,是元曲中一种极具生命力的东西。为江西弋阳腔等民间戏曲从中吸取丰富养料,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借鉴与启示。它的每个谱例都用大小字体分清正字与衬字,以及标明四声平仄,这是《太和正音谱》中最富创造性的工作。先看正字与衬字的区分,以范子安《竹叶舟》杂剧第三折为例:

[煞](趋着咿哑)数声橹响离了江口,(见明滴溜)一点渔灯古渡头,春江雪浪拍天流,(更)月黑云愁,(疏刺刺)风狂雨骤。(这天气)甚时候,白莽莽银涛不断流,(那里也)楚尾吴头。
括号内文字为衬字,在《元曲选》中,这些衬字与正字均用大字,而《太和正音谱》则用小字标出,其作用是让读者一目了然,在朗诵过程中自觉意识到北剧文学之所以自然化、口语化,之所以鲜活流畅、生动质朴,一个很大的因素即是衬字的插入,从而形成戏曲文学一个独有的现象与特点。再看“四声平仄”的标注,以小令[天净沙]为例:
江亭远树残霞,淡烟芳草平沙,绿柳阴中系马。夕阳西下,水村山郭人家。
平平上去平平   去平平上平平  作去上平平去上  作平平平去    上平平作上平平
      这里,每个字都标明了四声平仄,其中有三个字作了强调性的提
示:“绿”字“作去声”;“夕”字“作平声”;“郭”字“作上声”。为什么它要特别以提醒式的标注明示?原来此三字在各地方言土语中的读法不尽相同,在楚音语系中,“绿”、“夕”为上声,“郭”为平声;在赣音语系中,此三字则全部作入声。如果按《太和正音谱》的标注读音,各地方言的差异便会消失,这种被统一了的语音,非常接近我们今天所推广的普通话。所以,《太和正音谱》之于《中原音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规范与创新,对后世戏曲音韵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太和正音谱》的另一特点,表现在对北剧舞台艺术的关注。现在我们把目光转移到理论与史料这部分来。首先是对北剧演剧脚色的探讨。王国维先生说:“至明代以后,脚色除改末为生外,固不出元脚色之外矣。”这说明中国戏曲演剧脚色发展到元代,已基本完备,其成熟的标志是演剧脚色的定型化。关于北剧演剧脚色名称的来龙去脉,《太和正音谱》作了有益探讨。人们所以认定北剧演剧脚色处于一种承上肩下的历史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大因素与朱权的这种探讨分不开。先看“付末”与“靓”这两个脚色。“付末”条云:“古谓‘苍鹘’,故可以扑‘靓’者。”“靓”条云:“敷粉墨者,谓之‘靓’,献笑供诌者也。古谓‘参军’。书语称狐为‘田参军’,故‘付末’称‘苍鹘’者,以能击狐也。‘靓’,粉白黛绿谓之‘靓妆’,故日‘妆靓色’。呼为‘净’,非也。”“参军”之名起于后汉,唐代有“弄参军”,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云:“开元中,黄幡绰、张野狐弄参军。”所谓“弄”,即由两个脚色搬弄表演,一为“参军”,一为“苍鹘”,扮演“苍鹘”者,手中握一木锤,以击“参军”。至北宋,院本杂剧中的“参军戏”极为发达,脚色直呼“参军色”,并以“付末”配之,多作诙谐幽默、滑稽调笑之状。”这里的“付末”,朱权解释为“古谓‘苍鹘’,故可以扑‘靓’者”,考据是没有错的。那么,“参军”怎么又衍变为“靓”?我们知道,“参军”这个脚色,自其诞生之日起,便是个被嘲弄的对象,登场前,总要以粉墨涂面。“靓”,有妆饰之意,而“靓妆”,《词源》释为“美丽的妆饰”,《史记•司马相如传•上林赋》云:“靓妆刻饬,便嫘绰约。”《集解》注:“靓妆,粉白黛黑也。”《太和正音谱》把“黑”字错为“绿”字,结果成了“粉白黛绿谓之‘靓妆”’。这是恐怕明显的笔误。其实戏曲脸谱早期用色只有红、白、黑3种,稍后又添紫、蓝、黄3种,至清中叶以后,方出现金、银、绿、粉红等色,可见绿色是戏曲脸谱基本成熟后的产物。由于“靓”、“净”同音,又因“靓”字较生僻,“净”字更通顺,于是,人们便呼“靓”为“净”,久而久之,也就约定俗成了。朱权特别提醒这个字的错误,指出:“呼为‘净’,非也。”但因习惯势力的作用,明知不对,也就将错就错,更何况这种情形在社会生活中是常有的事。但《太和正音谱》的探源并未徒劳,某些古老剧种就忠实继承了这个说法。例如福建莆仙戏,盛行于明清时期的“兴化七子班”,由7个行当脚色组成,即:生、旦、靓妆、末、外、贴、丑。萁中的“靓妆”,就是“净”脚,莆仙戏演员在谈及此脚色时,多会补充一句:“‘靓妆’是净脚的古称。”可见,《太和正音谱》的影响不小。
     《太和正音谱》的缺憾与局限在于它的偏见。集中反映在第3章《杂剧十二科》中的一段话:
    杂剧,俳优所扮者,谓之“娼戏”,故日“勾栏”。子昂赵先生日:“良家子弟所扮杂剧,谓之‘行家生活’,娼优所者,谓之‘戾家把戏’。良人贵其耻,故扮者寡,今少矣,反以娼优扮者谓之‘行家’,失之远也”。或问其何故哉?则应之曰:“杂剧出于鸿儒硕士、骚人墨客所作,皆良人也。若非我辈所作,娼优岂然扮乎?推其本而明其理,故以为‘戾家’也。”
这段话,把事物的性质本末倒置了。
      当然,朱权的皇族地位与贵胄生活给著作带来的缺憾与局限是在所难免的。诞生于江西的《中原音韵》和《太和正音谱》,在戏曲领域的历史地位早有定评,明王骥德《曲律•自序》云:“惟是元周高安氏有《中原音韵》之创,明涵虚子(即朱权)有《太和词谱》之编,北士持为指南,北词禀为令甲,厥功伟矣。”它从一个侧面表明,元末明初,在杂剧整体趋向衰微之际,其重心开始了由北而南的战略转移,而赣地实际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杂剧活动中心。此即王骥德所言“功厥伟矣”的实质。历史流逝,一个半世纪过去。至隆庆、万历年间(公元1567-1620年),中国剧坛迎来了人们企盼已久的“汤显祖时代”。它宣告了人文精神的张扬与人本意识的觉醒;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促使民间戏曲和文人戏曲的亲和与互融。这是戏曲艺术一个全新的成熟的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洪都诗词

GMT+8, 2025-1-14 18:50 , Processed in 0.01556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