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86|回复: 0

二、魏良辅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4 02: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涂键 于 2017-4-14 02:48 编辑

二、魏良辅其人  
据《南昌人文巡礼》载:南昌原新建县(现为新建区)的沙田魏村,是魏氏家族聚居之地。入明,魏氏宗族达到鼎盛,世代为宦,人才辈出,魏良辅就诞生在这里。
据《江西历代人物辞典》载,祖父魏默,字本纯,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举人,授福建光泽县令,著《介庵小草》。父魏棨,字乔仪,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进士,历官行人司副、福建参政、右布政使。关于魏良辅的生平,民国版《江西通志》第五十七册《新建县列传》有段记述,可知大略:
魏良辅,字师召,棨次子。嘉靖五年丙戌进士,授户部主事,转武选郎,备兵广西,是时筒子坪及田州土寇韦继祖跳梁猖獗,屡征不服,辅感以诚,结以恩,贼遂归。款事闻,迁山东左布政使。
记载虽简略,但极为珍贵,说明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良辅乃魏棨的
第二个儿子;二是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三是转武选郎备兵广西之时,因对土寇恩威并施而使其归降,遂升山东左布政使,政绩不错。
《南昌人文巡礼》还云:魏良贵是魏棨的第三子,魏良辅之弟,字师孟,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进士,历官大理寺正,宁波府(治今浙江鄞县)知府、副佥都御史、副都御史。魏良辅有三个堂弟:魏良弼、魏良政、魏良器,都是理学家王守仁的弟子。
我们知道,音韵、乐律之学成就的取得,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对于进士出身,在宦海沉浮的魏良辅来说,更是如此。那么,他又是如何以始创昆腔被人们奉为“曲圣”,最后定格在伟大戏曲音乐家而扬名于世的呢?其实,魏良辅音乐天才的显现,与他青年时代所处优越的艺术环境和个人音乐的天赋与悟性,以及对于戏曲音乐的偏爱与长期积累密不可分。宋代,南昌新建区的西山万寿宫,随着许真君净明道教音乐的昌盛,南昌路岐散乐亦早已作为一种宗教音乐文化而深植于本土。元明时期南戏、弋阳腔及青阳腔在南昌地区的争奇斗艳,这对于魏良辅来说,印象无疑是极为深刻的。而杂剧的流行,更是把这一戏剧活动推向鼎盛,尤其是南昌附近永修燕芝庵的《唱论》,以及高安周德清的《中原音韵》,特别是在南昌这一块沃土而最终使之成就伟业的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其影响之巨大可想而知,从而使魏良辅早在青年时代,便已进入了一个五光十色的戏曲音韵学的自由王国。清初莆田余怀《寄畅园闻歌记》云:
良辅初习北音,绌于北人王友山,退而缕心南曲,足迹不下楼十年。当是时,南曲率平直无意致,良辅转喉押调,度为新声。疾徐高下清浊之数,一依本宫;取字齿唇间,跌换巧掇,恒以深邈助其凄唳。吴中老曲师如袁髯,尤驼者,皆瞠乎自以为不及也。
这段资料说明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良辅初习北音”,明确指出他与戏曲的缘分是从北曲开始。可见,故乡江西戏曲文化的深厚积淀,的确对魏良辅影响不小;第二“足迹不下楼十年”,正确理解应是10年来出门较少,资料的字里行间,无非表达良辅在创始“新声”过程中的一种忘我精神;第三“良辅传喉押调”,充分表明良辅演唱实践的丰富与多样,从而进入各种声腔融会贯通的最高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洪都诗词

GMT+8, 2024-12-28 05:20 , Processed in 0.0166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