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涂键 于 2013-6-21 23:05 编辑
古风又称古体诗,律绝又称今体诗或近体诗。古体诗跟今体诗对立。古风的主要特点是: (1)不但可以用平韵,而且可以用仄韵。 (2)用韵较宽,不受韵书的限制。 (3)不拘平仄。 (4)可不对仗。 (5)不受字数限制。 (6)换韵灵活多变。
下面举几首古风加以说明:王维《渭川田家》云: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韵)。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韵)。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韵)。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韵)。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韵)。 全诗“微”韵,一韵到底。《饮马长城窟行》云: 青青河边草(韵),绵绵思远道(韵)。——起韵 远道不可思(韵),夙昔梦见之(韵)。——一换韵 梦见在我旁(韵),忽觉在他乡(韵)。——二换韵 他乡各异县(韵),展转不相见(韵)。——三换韵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韵)。——四换韵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韵)?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韵),——五换韵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韵)。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韵)? 上言加餐食(韵),下言长相忆(韵)。——六换韵 唐李颀《古从军行》云: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韵)。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韵)。 野营万里无城郭(韵),雨雪纷纷连大漠(韵)。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韵)。 闻道玉门犹被遮(韵),应将性命逐轻车(韵)。 年年战骨埋荒处,空见蒲桃入汉家(韵)。 “河”、“多”平韵,“郭”、“漠”、“落”仄韵,“遮”、“ 车”、“家”又换成平韵。 唐杜甫《义鹘行》云: 阴崖有苍鹰,养子黑柏颠(先韵)。 白蛇登其巢,吞噬恣朝餐(寒韵)。 雄飞远求食,雌者鸣辛酸(寒韵)。 力强不可制,黄口无半存(元韵)。 其父从西归,翻身入长烟(先韵)。 斯须领健鹘,痛愤寄所宣(先韵)。 斗上捩孤影,噭哮来九天(先韵)。 修鳞脱远枝,巨颡坼老拳(先韵)。 高空得蹭蹬,短草辞蜿蜒(先韵)。 折尾能一掉,饱肠皆已穿(先韵)。 生虽灭众雏,死亦垂千年(先韵)。 物情有报复,快意贵目前(先韵)。 兹实鸷鸟最,急难心炯然(先韵)。 功成失所往,用舍何其贤(先韵)。 近经潏水湄,此事樵夫传(先韵)。 飘萧觉素发,凛欲冲儒冠(寒韵)。 人生许与分,只在顾盼间(删韵)。 聊为义鹘行,用激壮士肝(寒韵)。 以上说明,古风可以邻韵通押。即“先韵”、“寒韵”、“元韵”、“删韵”通押。邻韵如何通押,详见“填词阁”。 值得注意的是,古风的字数可能与律诗的字数适相符合,但不能因此就认为是律诗。如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恰巧用了四十个字,它用的虽然是平韵,但不拘平仄,所以不是律诗。
自从有了律诗以后,诗人们写古风的时候,尽可能少用律句,以求格调高古,特别杜甫多用拗句。拗句的平仄特点:
第一、五言二、四字同声,七言二、四字或四、六字同声。在上面所举的古风中,“岱宗”句、“齐鲁”句、“阴阳”句“荡胸”句,就是二、四字四声的。 第二、如果从三字尾看,拗句有这样四种三字尾:(1)仄平仄;(2)仄仄仄;(3)平仄平;(4)平平平。 在上面所举的古风中,“阴阳”句、“决眦”句、“一览”句,“决眦”句是仄平仄收尾的。 “岱宗”句、“荡胸”句,是平平平收尾的。这样,只剩下“造化”句是律句,诗人着意避免律句是很明显的。
也有相反的情况,那就是所谓“入律的古风”。这种古风基本上用的是律句,而且在许多地方粘对合乎律诗的规定。如王维《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就上面这一首古风来看,可以说全首都是律句;其中有一大半是正常的律句,一小半是变格的律句。入律的古风在押韵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四句一换韵,有时是六句一换韵,而且是平韵和仄韵交替。这样就象许多首平韵七绝和仄韵七绝交织起来的长诗。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瑟琶行》也可以算是入律的古风,不过不象这一首全用律句罢了。
古风分为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上面所举杜甫的《望岳》就是五古,王维的《桃源行》就是七古。此外还有一种杂言,又称长短句。杂言诗往往以七字句为主,夹杂着三字句、五字句,有时候还夹杂着四字句、六字句以至十字句。
|